近年来,成都机场保持高速发展态势,2016年旅客吞吐量达4604万人次,已成为仅次于北上广的全国第四大机场。国家“十三五”规划纲要、全国民用运输机场布局规划、全国民航“十三五”规划已将成都机场列为国家重点发展的十大国际航空枢纽之一,成都民航发展面临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

建成国际航空枢纽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建设成都国际航空枢纽有利于落实国家战略,打造内陆开放型经济高地。成都是连接“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国家战略的重要枢纽和“向西开放”的战略前沿,建设成都国际航空枢纽,推动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的互联互通,打造“空中丝绸之路”,全面提升国际交往便利度和交流合作紧密度,增强西部对外交往中心功能,对成都深度融入“一带一路”战略和长江经济带开放开发意义重大。

建设成都国际航空枢纽有利于成都建设国家中心城市,引领区域经济发展。打造天府、双流“一市两场”的国际枢纽体系,依托航空运输破解“蜀道难”,全面增强成都对全国的辐射带动作用和对外门户功能,实现由区域中心城市向国家中心城市迈进。民航业是国家战略性先导性产业,对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区域协调发展具有很强的促进作用。建设天府机场,打造国际航空枢纽,带动以高端制造业、现代服务业为核心的临空经济在周边地区的发展,将为成都东部增添一个具有强大聚集效应和倍增效应的发展引擎,成为区域发展的一个新的动力源,对重构城市空间体系和经济地理具有重要意义,有利于深入实施多点多极支撑发展战略。

建设成都国际航空枢纽有利于打造成都—重庆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增强国际资源要素的吸附力。成都—重庆是国家综合交通运输“十三五”规划重点打造的四大“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之一,构建以天府、双流两座机场为核心、“空、铁、公”三位一体的现代立体交通体系,全面提升对外交通运输能力和综合服务水平,实现各类资源要素向成都、成渝地区集聚。

同时,成都国际航空枢纽建设也面临激烈竞争。国家规划建设10个国际航空枢纽,仅西部地区就有成都、重庆、昆明、西安、乌鲁木齐5个,各地机场根据各自优势都在加快发展,加大了国际航线开发力度,抢占有限的航权资源。然而,双流机场容量已接近饱和,成都对西部主要机场的领先优势正在缩小,这迫切需要加快建设天府国际机场,抓紧提升国际航空枢纽功能,巩固提升全国第四大航空枢纽的地位。

建设成都国际航空枢纽的七点建议

一是持续提升基础设施保障能力。近期加快双流机场扩能改造,缓解机场容量饱和矛盾。抓住天府机场刚开工建设的有利契机,按照枢纽中转要求,全面完善设施平面布局和业务流程设计。注重新技术的应用,加大安全设施投入,打造“绿色机场”“智慧机场”和“平安机场”。加强军民航空域协调,努力提升民航可用空域容量。

二是打造战略协同的基地航空公司。加强与国航、川航、东航、成都航等基地航空公司的战略协作,构建紧密的“命运共同体”伙伴关系。在机场资源分配、财税政策、人才引进方面给予基地航空公司有力支持,促使其加大运力投入,提升基地保障能力。

三是构建通达全球的国际航线网络。加大国际航空市场培育力度,以“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为重点,大力拓展国际(地区)航线,完善亚洲航线网络,加密远程洲际航线,加快构建以成都为中转枢纽,至欧、美、澳、非、亚五大洲的国际航线网络,实现成都与全球主要经济体的直通互联,形成“国际多直达、国内满覆盖”的航空运输体系。

四是建设以机场为核心的综合交通枢纽。加快建设成渝高铁、成昆高铁、地铁18号线、地铁19号线、地铁20号线、天府机场高速、简三快速、资三快速、简仁快速等,优化与机场的衔接,构建“无缝隙、零换乘”的机场综合交通枢纽,推动各种交通方式一体化,实现半小时覆盖成都市区、1小时覆盖周边主要城市的地面交通网络,努力把天府国际机场打造成为引领综合交通发展的新枢纽。

五是积极发展机场临空经济。加快发展双流机场国家级临空经济示范区。依托天府国际机场建设国际空港新城和现代化产业基地,发展以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为主导的产业体系,打造一批临空制造、临空服务、航空物流等产业集群,服务城市“东进”战略,开辟永续发展新空间,打造创新驱动发展新引擎。

六是促进与区域机场群的协同发展。借鉴纽约、伦敦等国际大都市“一市多场”发展经验,完善天府、双流两场的功能分工和地面交通衔接,实现两场航线网络、航空公司运行、机场服务、空管保障的全面协同。以成渝深化合作为契机,构建成渝两地机场的战略协作机制,共同打造与成渝世界级城市群相适应的机场群。

七是构建支撑国际枢纽发展的政策环境。争取国家相关部委在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审批、航权安排、时刻配置、通关环境等方面的支持。完善土地、财税政策,加大国际航空枢纽建设资金支持。引进和培养航空枢纽规划、建设、运行和管理等高层次人才。加强国际航空枢纽舆论宣传。(作者:中国民航科学技术研究院航空经济所所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