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日本新闻网报道,由日本日立公司生产的城市间高速列车,于10月16日在英国伦敦于威尔士之间正式投入运营,这也是日本高铁在英国的首秀。虽然日立公司称该列车能大大缩短出行时间,提供更舒适的服务,但车上乘客普遍反映,列车不仅晚点发车25分钟,而且途中出现了尴尬的一幕--空调大面积漏水。(10月18日荆楚网)
作为高铁发展现状仅次于我国的高铁大国,日本的高铁运营技术和运营安全系数都相当成熟,列车出现这样的“低级”失误,笔者和各位看客一开始的想法不谋而合,看笑话。但细细想来,作为传统高铁强国,中国高铁的四位“师傅”之一,出现这样的情况,绝非偶然,我们也不能自始至终抱着看“一刀切”的态度去分析这件事。
首先,日本高铁缺乏海外建设的大量经验。新干线虽然在日本本土跑的风生水起,但脱离了固定的气候和自然环境,其列车运行速度和运行质量必然大打折扣,而日本国土全境又以海洋性气候为主,缺乏其他环境条件下测试列车性能的实践经验,这就难免使得日本的高铁产品在陌生环境中出现问题。
而反观中国,中国16000公里的高铁线穿越高原山川盆地平原,在雨雪风寒各类恶劣气候条件的锻造下,总结了一套面对不同地质条件,自然气候的线路建造和列车运行方法,对非洲和东南亚各国的援建又积累了宝贵的海外建设经验,从这些来看,日本高铁的海外“尴尬”倒也在情理之中。
其次,日本高铁的海外建设是纯粹为以挣钱为目的。日本高铁造价在每公里0.5亿美元,而中国的造价仅为每公里0.3亿美元,差距显而意见。先除去建造成本和建造技术这些复杂问题,单从制度来比较,“一带一路”规划,为中国高铁的建设事业定下来良好的基调,共同发展是中国对内对外建设高铁的主旨。而日本从中也发现了高铁对外建设的甜头,但其政府关于高铁的诸多政策并未真正落实,仅靠个别官员旁敲侧击,对高铁发展可以说是杯水车薪。因此,其列车出现空调漏水的质量问题,也反映了日本高铁质量把关不严,为了纯粹盈利忽视质量的弊端。
那么中国高铁的发展就没有瓶颈和缺陷了吗,也有。但只要我们未雨绸缪就能有效规避。中国工程院院士王梦恕就指出,相较于中国高铁建设团队一整套的人马,日本由于人口老龄化,存在技工等人才缺乏的问题。这就提醒了我们国家的铁路发展,不仅要重成果,更要注重人才培养。中国人口结构也慢慢步入老龄化,人才数量的保证和质量的提升是未来几十年高铁发展保持不竭动力的关键,因此在我国在当今高铁发展繁荣期更该注重技术人才的储备,切莫走了日本的老路。
总而言之,日本在高铁方面能够值得中国借鉴学习的还有很多,无论从其技术装备还是发展历程,都让中国少走了几十年的弯路。我们也应理性看待日本高铁出现的问题,古语说“师夷长技以自强”,如果一味的用嘲讽和看笑话的心态来对待问题,难免有失宽容大度的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