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两年前,海南被确定为全国首个全域旅游示范创建省。作为海南旅游的排头兵,三亚瞄准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目标,统筹推进,精准发力,取得了不俗的成绩。11月9日至12日,“融媒看三亚·畅游天之涯”2018人民系融媒行的记者走进三亚,用不同的视角深度感受三亚全域旅游建设成果,发现鹿城别样之美。
人民系融媒行记者乘坐海上巴士感受三亚之美
人民网三亚11月13日电(席秀琴、毛雷、吉羽、符武平、樊欢迪)“通过这次融媒行,让我对三亚另眼相看,发现了一个和印象中完全不一样的三亚。”“融媒看三亚·畅游天之涯”2018人民系融媒行11月12日暂告一段落,人民网大V、中国产业集聚研究专家杨建国的话,道出了此次融媒行记者的共同心声。
几天的行程中,融媒行记者扬帆出海、乘坐海上巴士、走进海鲜广场、观赏《红色娘子军》、畅游美丽乡村中廖村……全景感受、切身体会,三亚的全域旅游让大家流连忘返。
人民系融媒行记者从三亚半山半岛帆船港扬帆起航,从海上感受别样的三亚之美
玩大海:直挂云帆济沧海,换个视角看鹿城
来到三亚,不能不玩海。对于人民网大V、知名旅游博主王健来说,这次的玩海经历,颠覆了自己对三亚的印象。
“以前来过三亚,但是就是在海边玩玩,这是我第一次在三亚乘坐帆船出海,感觉真的很不一样。”王健说,旅游最重要的就是体验,而这种扬帆出海的形式,正是让游客可以切身感受椰风海韵的魅力。
“来三亚就是要玩海,这种玩法应该会被越来越多的人所接受。”来自北京的媒体人如此感叹。在帆船的甲板上,大家惬意安闲地拿着软饮,徜徉踱步享受着日光浴。“我现在在海上,太阳很大,风景超美。 ”一位记者通过视频向远方的家人说道。
人民系融媒行记者从三亚半山半岛帆船港扬帆起航,从海上感受别样的三亚之美
融媒行记者此行的另一番收获,就是得到一个信息:被誉为“贵族运动”的帆船游艇,在三亚已经有点“平民化”的意味。
用三亚半山半岛帆船港港口总监高德华的话说,帆船游艇旅游肯定会在三亚大放异彩。“我来三亚八年了,见证了这个帆船港的成长,也见证了三亚游艇旅游产业的发展。”这个可爱的法国老人,操着略显流利的普通话,和融媒行记者聊起了三亚游艇旅游的发展。
“以前大家会觉得玩游艇是有钱人才可以做的事,我们做的就是让更多人可以玩得起游艇。”高德华说,近年来,他们通过引进小帆船、小游艇,最大限度地降低玩游艇的“门槛”,同时,大力推动帆船运动、培育游艇文化,效果十分客观。“现在这种小点的游艇出海,一个小时2000元左右,可以乘坐10个人,不少人都可以消费得起。”
据了解,近年来三亚亲水经济方兴未艾,游艇、邮轮、帆船、快艇等海上娱乐项目如火如荼,进一步拓展了游客抵达三亚后的旅游空间,也为土地资源有限的三亚开拓了海域发展空间。以帆船为代表的游艇旅游便是其中之一,三亚以其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和优惠政策,助推了三亚游艇产业的蓬勃发展。
数据显示,自2010年以来,在三亚停靠的游艇数量均以30%以上速度逐年递增。至今三亚市已建、在建游艇码头10余个,游艇俱乐部30余家,码头停靠各类游艇382艘(境外游艇46艘),成为全国最大规模的游艇停靠地。游艇产业作为一个新兴产业,正在为推动三亚经济发展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此次融媒行的另外一个项目是乘坐海上巴士游览三亚。
11月11日上午,融媒行记者来到三亚鹿回头公共码头,登上海上巴士“海琨”号出海航线。一路上,途径凤凰岛-西岛-天涯海角,前往南山,全程5个站点,往返历时约2小时。
三亚海上巴士采取速行慢游的理念:快速航行阶段可在船舱内观赏魔术、舞蹈、乐队弹唱等表演;经过景点时慢游,乘客可到甲板上观光拍照。在南山、凤凰岛等景点附近,融媒行记者和游客纷纷走上甲板,用手机和相机记录下另一个角度的鹿城。
人民系融媒行记者乘坐海上巴士感受三亚之美
“这个项目还是很有特色的,在海上看三亚跟我们平常看到的三亚还是不一样,别有一番风味。”参与融媒行的记者说。
“海上巴士项目将以天涯海角海上巴士高速客运码头作为次母港,串联起鹿回头公共码头、西岛、天涯海角、南山等站点,进一步优化旅游交通网络。”三亚蓝色干线旅游发展公司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该公司将把该码头打造成三亚西部景区游客的中转站和集散地,并因地制宜设计、投入新旅游运力,开通“市区-亚龙湾海底世界-蜈支洲岛”三亚东部航线,实现三亚东、西部湾区的互联互通。
人民系融媒行感受三亚海鲜的美味、放心和实惠
吃海鲜:欺客宰客成历史 安心放心变关键词
“三亚的海鲜还宰客吗?”“在三亚吃海鲜还贵不贵啊?”初到三亚,不少融媒行记者内心都还有这样的疑问,然而,通过几天的切身感受,大家得到的答案惊人地一致:如今在三亚吃海鲜,安心、放心、舒心。
“我们的海鲜现在都是明码实价,大家点菜的所有数据,都会实时传输到监管部门那边,绝对不会出现欺客宰客的情况。”11月10日中午,在三亚半山半岛帆船港旁边,海南德福轩餐饮服务管理有限公司常务副总经理封流伟向融媒行记者介绍海鲜经营情况时,重点强调不会“欺客宰客”。
时间的指针拨回2012年,一条“三个菜被宰近四千元”的微博,和一张七折后九千多元的海鲜账单,引爆了龙年春节的三亚“宰客门”事件,这也促使三亚市政府进一步加强了对三亚海鲜餐饮市场的管理。
六年以来,三亚对海鲜餐饮市场采取了极其严苛的管理措施,2012年三亚市所有海鲜排档行业实行了海鲜排档菜品最高限价制度,对海鲜菜品的销售价格设置了封顶线,同时安装了“三大系统”(海鲜排档电子点菜系统、价格电子显示屏和POS机收银系统),从技术手段上对三亚海鲜排档销售价格进行了监管;2015年三亚市政府对《三亚市海鲜排档经营监督管理办法》重新进行了修订,将全市所有的有海鲜经营的餐饮企业基本纳入到监管范围,遍布全市的二百多个海鲜排档和十多家海鲜加工广场是重点监管对象。
目前,三亚市物价局官网每天更新一份名为“三亚市海鲜排档的海鲜品社会平均批发参考价格和最高销售价格”的表单,其中限定了每种海鲜当天在排档所能销售的最高价。
春园海鲜广场是三亚最早的海鲜销售加工广场,该广场总经理李其会告诉融媒行记者,这里见证了三亚海鲜销售加工的发展历程,“老字号”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我们严格执行政府对于海鲜的各项规定,用物美价廉留住老顾客,吸引新顾客。”
“您看我们那里的大屏幕,上面有三亚政府部门规定的海鲜最高限价和我们这里的销售价格,而且我们这里是三亚首个大规模采用海鲜销售和加工分开模式的海鲜广场,实践证明,这种模式可以很大程度上避免欺客宰客现象的发生。”三亚火车头万人海鲜广场副总经理边猛告诉融媒行记者,该广场共有约150个销售和加工摊位,可同时容纳10000余人就餐,已经成为游客市民在三亚品尝海鲜的首选地之一。
人民系融媒行感受三亚海鲜的美味、放心和实惠
记者在现场看到,就餐高峰时,前来购买海鲜的游客市民络绎不绝,场面十分热闹。“在这里买海鲜可以绝对放心,我们的海鲜都是经过严格的质检评级的,销售价格统一,加工价格也统一,多种口味,可以满足不同地区顾客对于海鲜的各种加工要求。”边猛说,海鲜销售和加工分开,有利于减少中间环节,将海鲜从购买到餐桌的全过程透明化,最大限度地减少欺客宰客现象的发生。此外,严格的监管也是重要原因之一。“我们现在每天有50多名员工和职能部门工作人员在巡查,如果出现消费纠纷,可以第一时间协调解决。”
数据显示,2017年三亚海鲜餐饮行业共接待用餐游客1800万人次,直接营业收入超过35亿,行业衍生收入超过150亿元。如此喜人的成绩,得益于近年来三亚海鲜消费环境的着力改善。
“三亚旅游环境整治,永远在路上。”三亚市旅游发展委员会主任樊木告诉记者,经过近年来多措并举严管旅游市场,目前三亚旅游环境得到大幅改善,“不敢说一些小的投诉一个都没有,但影响恶劣的严重旅游恶性事件不会再发生了。”
2018人民系融媒行观看红色实景影画:《红色娘子军》
看文化:《红色娘子军》让人眼前一亮
“晚上看了大型椰海青春实景影画·红色娘子军,无论是舞台效果还是感染力,均超出了之前的预期。言语在这种时候都是苍白的,总之一句话:如果有机会来三亚,一定要来看看这台红色实景影画:《红色娘子军》。”11月10日晚,参加“融媒看三亚·畅游天之涯”2018人民系融媒行的人民网大V、产业集聚研究专家杨建国发出了这样一条朋友圈。
当天晚上,“融媒看三亚·畅游天之涯”2018人民系融媒行的记者现场感受了这部巨作,以天为幕、以山为景,沉浸式动态座椅随着情节的推进不断变换位置,带记者们穿越回1931年的海南岛,切身感受红色精神,重温红色记忆。
演出共70分钟,分为《序》《红色劫难》《红色新生》《红色火焰》《红色森林》《尾声》6个部分,深度挖掘三亚红色文化旅游资源,融合黎族风情,创新讲述了一批海南女子为守护家园、追求解放而加入红军浴血奋战的故事,剧情跌宕起伏、震撼人心。
这部红色实景巨制共包括实景视效科技、沉浸式动态座椅、讲述海南真实革命故事等3大看点。舞台背景为山体,前端为万泉河水,根据山体坡度与河水深度分为不同层次的表演区,剧场2400个座位下方设有8条轨道,根据情节发展前后推动观众坐席,让观众更有代入感。
2018人民系融媒行观看红色实景影画:《红色娘子军》
杨建国在观赏后接受人民网记者采访时表示,海南发展红色旅游有着自身独特的优势,也需要有产业支撑,大力打造红色文化旅游产业,让资源活起来、环境靓起来、村民富起来,结合人文历史、红色旅游、特色农业等资源,打造精品景区和精品线路。
该项目相关负责人表示,《红色娘子军》以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为主题,深度挖掘三亚红色旅游文化内涵,努力将红色娘子军打造为三亚首屈一指的文化旅游精品项目。“今后我们还将围绕演艺项目,推出差异化文旅产品,打造‘演艺+景区’、‘演艺+餐饮’、‘演艺+城市商业综合体’的模式,助力三亚新型旅游发展,推进海南红色旅游项目建设,将红色革命精神不断传承。”
如今,除了《红色娘子军》,三亚《千古情》等演出也名声在外。此外,海南独特的黎族文化,在“大三亚旅游圈”里的保亭等市县都已得到充分的展现。
人民系融媒行记者走进三亚中廖村感受黎家文化
游黎村:原来乡村可以这般美
“这里真美,没想到三亚除了海,还有这么美丽好玩的地方。”11月11日,“融媒看三亚·畅游天之涯”2018人民系融媒行的记者走进三亚中廖村,感受这里的美丽和黎家文化。
这是一个村口设置游客服务中心的黎村,走进村子就会发现,整个中廖村就是一个旅游景区:宽阔的水泥路、竹篱笆和槟榔树环绕的黎家小屋、富有海南特色的黎族图腾、农家乐等特色餐饮一应俱全。走进中廖村,眼前的美景让融媒行记者们无法放下手中的相机,大家纷纷选取不同的角度,记录这个美丽村庄惊为天人的“颜值”。
在黎家小院,一场极具黎族风情的演出,让记者们在观赏中感受浓郁的黎族文化,鼻萧、黎族织锦、竹竿舞、黎族民歌等让记者们沉醉其中。
“这个村子真不错,真的是一步一景,处处皆景,全域旅游在这里得到了很好的体现。”人民日报海外版记者魏勤英说。
人民系融媒行记者走进三亚中廖村感受黎家文化
除了绝美的风景,融媒行记者还了解到了中廖村从贫穷落后到“吃上旅游饭”的蝶变故事。
今年26岁的陈泽敏是土生土长的中廖村人,前几年,和村子里的大多数年轻人一样,因为村子缺少发展机会,陈泽敏选择了外出打工。
“在三亚市内一家景区打工,工资不算太高,生活成本还不低,没挣到多少钱。”陈泽敏说,自2017年华侨城集团进驻中廖村打造全域旅游项目,村子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首当其冲的便是村容村貌的巨大改变。“以前村子可以说是‘脏乱差’,围墙破破烂烂,村民随地吐痰、乱丢垃圾,现在好多了。”村干部告诉记者,近年来中廖村坚持“打基础、保生态、强管理”的主导思路,建管结合,持续优化乡村环境。先后完成了道路硬化美化1.88公里,实现村庄主干道路全亮灯,水网电网基本满足群众生产生活需要,“一站六室三栏两牌”建设齐全,成为全区乃至全市新农村建设的佼佼者。
如今的中廖村成为名副其实的景区,村民把老房子进行改造后变成民宿,还成立了专门的演出队伍,村子里餐饮、书屋等设施一应俱全。
人民网大V、中国产业集聚研究专家杨建国认为,中廖村通过治建结合,让乡村美起来;农、文、旅三者融合,让乡村“活”起来;共建共享,让村民“富”起来。这正是三亚乡村建设的缩影,注重控制建筑规模,不贪大,不做市政式园林绿化,不进行大面积硬化,充分展示自然美、生态美。
杨建国表示,三亚当下走上了一条以乡村旅游为抓手,促使景点旅游模式向全域旅游模式更迭,以乡村旅游助推全域旅游,把乡村旅游与乡村振兴、农民增收相结合的独特路径。在全国纷纷步入全域旅游新时期,在海南建设自由贸易试验区和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历史机遇下,率先走出了一条乡村旅游提质升级的“三亚模式”。
望未来:全域旅游的三亚将给您更多“惊喜”
三亚市旅游发展委员会主任樊木介绍,近年来,三亚把全域旅游作为供给侧改革的着力点,创新推进“旅游+X”发展。根据市场需求,深度开发个性化、精品化、高端化的旅游休闲度假产品和旅游线路,不断提升三亚旅游的竞争力和创富能力。以旅游业为核心,推动旅游业与其它产业融合发展,以“旅游+X”为主要模式,积极推动“旅游+医疗健康”、“旅游+文化产业”、“旅游+高端商贸”、“旅游+高端商务”、“旅游+海洋经济”、“旅游+现代农业”、等产业融合发展,不断创新旅游产品、旅游业态和旅游服务,提升旅游品质。
“现在三亚有着密集度最高的酒店和自然资源,优势明显。”樊木说,在海南建设自由贸易区(港)的大背景下,三亚旅游也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新契机。未来,低空旅游、游艇旅游、邮轮旅游、购物旅游、医疗旅游、文化旅游等旅游新业态,将让游客走得更远,看得更多,玩得更尽兴。这些主题游产品也为三亚全域旅游的发展提供新的增长点。
三亚全域旅游,前景广阔,未来可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