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2020年国庆中秋长假情况看,我国旅游业呈现全面复苏的良好态势。据文旅部测算,8天长假全国共接待国内游客6.37亿人次,同比恢复79%;实现国内旅游收入4665.6亿元,同比恢复69.9%。

作为长假旅游大军中的一员,日前我与家人自驾游览了青海。尽管是第二次来青海,但浩瀚的青海湖、悠久的塔尔寺、多彩的德令哈、神奇的伏俟城,以及号称“天空之镜”的茶卡盐湖,还是给我们留下了难忘的记忆。尤其是伫立秋日的青海湖畔,闻着淡淡的油菜花香,看着湛蓝的万顷碧波,由衷地赞叹大美青海、江山多娇。

此次长假长假,从笔者的观察和体会看,呈现出三个特点:一是国内游远超海外游。朋友圈中,很少见到有朋友出国旅游。二是自助游更受欢迎。与往年长假相比,今年在景区停车场中,旅游大巴车非常少,更多的是家用轿车和越野车,在路上还见到一些房车。三是“远行”胜过周边游、短途游。笔者遇到一位四川姑娘,驾车从成都出发,经兰州、西宁,穿越柴达木盆地到敦煌,全程约5000公里。而中国银联的数据显示,西藏、新疆、青海、甘肃等地区是此次长假旅游热点。

借一斑而窥全豹,旅游业的复苏,折射了我国经济正在加快恢复。结合前期公布的相关数据,预计三季度我国经济增长速度将大幅回升,一到三季度GDP增速将转为正数。

当然,要强化经济复苏态势,还应采取进一步措施。以旅游业为例,作为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重要产业,旅游业在扩内需、稳就业、促民生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在国家层面,应采取增加公众假期、降低相关税费、促进区域旅游协同等举措,进一步推动旅游业高质量发展;在地方层面,应通过改进公共服务、完善基础设施、优化消费环境等办法,提升旅游服务能力和水平;对金融机构来说,要加强对旅游市场的金融支持。除了加大对旅游企业和旅游项目的融资服务外,要适应旅游市场结构和消费需求变化,创新推出针对终端用户的旅游消费信贷产品,更好地满足消费者对高品质旅游的高要求。

(作者系招联金融首席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