绵阳紧邻九寨沟,但因山路交通不畅,从这块旅游“蛋糕”中分享的并不多。这种情况今后将得到改观:随着九绵高速的动工,未来绵阳到九寨沟的距离可缩短到3小时左右。而趁着九绵高速加紧修建的这把“火”,10月18日,绵阳市政府常务会议审议并原则通过《绵阳市旅游业“十三五”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明确要将包括九绵高速在内的九环东线打造为国际自驾游精品带,要实现这一目标,不仅要把绵阳境内线路设计好,更要放在川陕甘渝的区域大格局里做好线路规划,做好线路与外界的联接工作。

弯多路远 九环东线“遇冷”

成都与九寨沟之间的九环线有着东线和西线之分,西线是经都江堰、汶川、茂县、松潘进入九寨沟,是出入九寨沟的主力线路。

事实上,九环东线的旅游资源并不逊色。经江油、平武到达九寨沟,一路要经过多个4A级旅游景区,既有人文景观李白纪念馆,更有丹霞地貌、大熊猫栖息地、高峡平湖等丰富的自然风光。“十一”假期,成都市民赵德启全家开车去九寨沟玩了一圈。他们便选择了九环东线,路上景色让他们很满意,只是沿途山路弯道太多,从绵阳市区到九寨沟走了7个多小时,而且入冬后,黄土梁一段山路经常会因大雪而封路,难以通行,“所以要趁下雪前去玩一下。”赵德启说。

赵德启家自驾游之行的顾虑正是九环东线的尴尬所在。

分析九环东线的“遇冷”,道路交通是一个问题——受沿途地理条件局限,东线弯道较多,线路较长,部分路段路况有待提高。“这不仅是交通问题,还涉及线路规划等内容。”绵阳市旅游局产业科相关负责人说。

在成都假日旅行社负责人看来,西线的旅行线路长度适合,而且沿途的餐饮、住宿、购物场所比较成熟,民族特色较鲜明,最主要的是与旅行社、沿途商家建立了比较合理的利益合作机制。“所以这条线路才会走得比较畅通。”

转变角色 融入区域旅游

绵阳地处平原到山地的过渡地带,海拔跨度较大,自然景观丰富,但一直没有可以与成都、九寨沟相匹敌的旅游品牌。因此,很长一段时间,夹在成都这个全省游客集散地与九寨沟景区之间,扮演着游客往返两地的“中转站”角色,来绵阳的省外游客主要以过境游为主。

随着自驾游的兴起,旅游业态正从“点”到“线”在转变:游客一次出游,可能会游览多个景点。这既对旅游线路设计打造提出了新要求,也点燃了绵阳旅游的“雄心”——“大九寨环线”“蜀道”两条黄金旅游线路途经绵阳,完全可以打造世界级精品旅游线路,从而破解绵阳缺乏顶级景点的短板。

基于此,《规划》提出的目标是到2020年,绵阳年接待游客人数要突破5350万人次,比2015年增加近2000万人次,旅游总收入达到800亿元,在2015年收入的基础上翻了一番还多。

绵阳市旅游局局长谭莉说,要实现这个目标,不仅要下大力气“修炼内功”,完善自身旅游景点建设和优化服务,更要加大与周边区域合作力度,参与到“蜀道”“大九寨”等区域旅游品牌建设。以九环线为例,当2021年九绵高速全线通车后,绵阳到九寨沟的车程将缩短到3小时左右,可把绵阳境内的多个景区串连成线。但这并不是取代西线的“零和游戏”,而是把绵阳沿线景观“加”到大九寨景区里来,实现“东进西出”或“西进东出”,打造为真正意义上的环线,实现共赢。

在区域合作机制方面,绵阳也做了很多探索。近年来,绵阳旅游发展大会经常邀请周边市州的旅游部门参会,共商线路合作问题。同时,利用成绵乐城际快速列车的开通,绵阳与沿线城市共同进行市场营销、线路对接,已初步打造了成绵乐旅游经济合作模式。

记者手记

交通干线“导流”扩大旅游“朋友圈”

游客如“水”,而精品线路如“河道”,因势利导,将多个精品景区串连成线,其“1+1>2”的带动效益更为明显。

以九环西线为例,在与九环东线连通之前,游客沿同一条路往返,走的是“回头路”,返程的体验自然下降。而随着九绵高速的动工,未来绵阳境内的10多个景点可以融入环线,“东进西出”不仅可以把游客导入绵阳景区,也能提升大九寨旅游品牌的“含金量”。

因此,绵阳旅游绝不能“闭门造车”,而是要顺应自驾游、高铁游的趋势,积极融入到“大九寨环线”“蜀道”等精品线路当中。

旅游线路并非凭空而来,必须要借助交通干线来打造。受交通等条件制约,目前,来绵阳的游客多来自川渝两地,普遍以自驾游为主,属于短途游客;而随着途经绵阳的多条铁路线路的建设,绵阳旅游“朋友圈”将拓展到省外。

打个比方,以西成客专、兰渝铁路的建设为例,为绵阳融入西部旅游,甚至融入“一带一路”旅游线路提供了可能。

随着各地旅游服务标准化、信息化的提升,上述线路沿线城市成立旅游联盟并非空想。届时可以整体规划线路的打造、营销。畅想一下,沿丝绸之路而来的游客,用时不过一两周,可以从西北到西南,一路体验到敦煌壁画、兵马俑、秦岭、九寨沟等景区,体验中华文明数千年的风韵。

而绵阳也将与沿线其他城市一道,共同做大并且分享这块旅游蛋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