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是生态旅游资源大省,素有“天府之国”和“熊猫故乡”的美誉,是长江上游生态屏障建设的重要战略高地。全省幅员面积48.6万平方公里,森林覆盖率36.02%,有大熊猫等野生脊椎动物1247种,珙桐等野生高等植物1万余种。全省有世界级自然和文化遗产5处,森林公园127处、自然保护区167处、湿地公园39处,创建国家级生态旅游示范区4个,省级生态旅游示范区18个。全省形成了大熊猫生态旅游、森林生态旅游、湿地生态旅游和乡村生态旅游四大品牌。
近年来,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省级相关部门的支持配合下,我们围绕“建设长江上游生态屏障”和“旅游经济强省”目标,在推进生态旅游发展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一是对全省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风景名胜区、地质公园等近200处生态旅游区(点)进行了科学评价,摸清了我省生态旅游资源的现状,对地方政府保护与开发资源、对业主投资开发资源、规划提供了重要参考作用;二是加强“一区两园”(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和湿地公园)基础设施和服务设施建设,增强生态旅游发展能力;三是编制了《四川省生态旅游发展规划》,指导各地编制“一区两园”总体规划或生态旅游规划;四是举办了一系列生态旅游培训班,培训了一批管理干部,提高生态旅游发展水平;五是加大生态旅游宣传力度,连续10年向社会发布红叶指数,开展花卉观赏指数发布,重点打造四川花卉(果类)生态旅游节、四川红叶生态旅游节和中国四川大熊猫国际生态旅游节三大节会品牌,成为巩固退耕还林成果的重要手段,是带动当地社会经济发展的有力举措,是促进农民增收的有效渠道;六是将生态旅游发展纳入了各级林业主管部门的综合目标考核,建立了全省生态旅游统计体系,建立了四川省生态旅游协会。通过扎实有效的工作,全省生态旅游呈现蓬勃发展态势。2015年四川实现生态旅游直接收入658.6亿元,接待游客2.5亿人次,带动社会收入1860亿元,生态旅游直接收入占全省林业产业总产值比重达26%。生态旅游已成为四川省新型林产业的重要支柱产业,成为地方经济发展和富民增收的重要途径,践行了习总书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银山”的重要论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