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此文来自环球旅讯读者投稿,作者为琅琊,非著名互联网人,旅游电商从业者。
百度糯米宣布停止自签业务后,引起业界哗然。特别是在已经取得高速增长的前提下做出这个决定,让不少业内评论为之惋惜。高速增长之下,热釜抽薪是否那么让人不可接受,难以想通?
关于百度糯米停止内部业务,目前行内流行几种说法,一说自残表忠心,一说联合围剿打压,一说资源置换,一说高层斗争,更有甚者扯到赵家、太子党之类去了,让人不由哑然。
无论外界如何议论,事情已成定局。但这么一桩别人家的事,活生生被传成了宫斗,却未免过分解读了。
要理清楚圈内的纷争和瓜葛,首先得理清楚一个问题——
互联网大战,为啥而战?
有人说是市场份额?错了,其实争的是控制权。
对外,表面争夺的是用户。实际上是在争夺培养消费习惯、影响消费心智的控制权。
同业,表面争夺的是合作。实际上是在争夺市场定价和市场供求的话语权。
对内,表面争夺的是业务。实际上是在争夺资源支配、战略调整和组织管理的优化权。
前者称为营销,中者立足渠道和链条,后者名曰管理。
这样的争夺和控制,没有对错,只有利弊。在某种利益的需求下,自然会产生争夺,因为资源永远是稀缺的,开发怎么也跟不上需求和消耗,而管理本质就是最大程度配置。市场,本身就有这样驱利的属性。
说到底了,百度糯米业绩高潮后的自停业务,就是资本和内部资源配置的优化。这样的决策,当下很难定义对错,但对于他们内部而言,必然是已经权衡了利弊。
而返利、红包,争先恐后的推出补贴政策,打价格战,属于争夺消费行为的引导和控制权。
同理,排他协议、强迫站队,经销合同,商户覆盖,属于争夺市场供求及定价的话语权。
春秋确实无义战,孙子就明确的提出“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在利益驱动的争夺在所难免的情况下,就需要积极应对,权衡利弊,让每一个决策都符合自身和组织的利益就非常必要了。
事实上,种种决策都逃不开整个行业的发展趋势和时代的背景,看清了,也就对于这些动作见怪不怪了。甚至还能追源溯流,思考其背后的规律和未来的态势。
首先,寡头经济敌不过多极发展
垄断在当前时代已经没有实现的土壤了。信息不对称带来的行业鸿沟在缩小, 市场的反应越来越快,竞争对手的实力和布局越发均衡。即使某个层面的突破可能会带来局部领先,然而在整体的商业生态下,反超不易,但补齐不难。
阿里有支付宝,腾讯有微信支付,百度也有百度钱包。你也许可以细数各自的优劣势,但压倒性、颠覆性的差距,没有。即使来往失利了,钉钉也会迅速赶上。你投美团,我投大众点评,他投饿了么。你起步早,做到多、省;我斥资搞物流,做到快、好;你有自建仓储,我也升级做自动分拣。
整个行业的战争,其实都是在不断的自我反省和针对对手问题持续优化迭代中进行的。在决策时,只能这样权衡——彼之弊,我之利;过往之弊,未来之利。
其次,融合才是时代主要潮流
跨界融合的趋势越来越明显,行内称之为构建生态。这两年多元化战略与专业化战略之争在商界提的比较少了,因为大家都慢慢醒悟过来,商业并非照本宣科,也没有什么唯一的答案。辩到对方不难,难得是企业活下去,活得好。
那么旅游互联网的融合趋势体现在哪呢?有线上线下融合,有使用场景融合,有产业融合。其中,线上渠道和线下三平方公里可以有效融合,农业和旅游可以有机搭配,体育+旅游可以组合,双十一晚会和购物能够衔接,支付场景和分享场景可以串联,等等。
也正因为融合的多样性,机会太多,资源不足,而目标需要聚集,才越发需要企业间的争夺,内部里的调整。需要时刻的平衡企业生存和发展,平衡当前核心业务资源的配置和未来突破领域的投入,平衡不同渠道和部门的业务重点。
最后,非常关键的一点:资本游戏没有永恒的敌人
风险投资确实有风险,但并非公益。烧钱是不长久的,高额补贴换取市场份额只是过程,资本始终会盯着回报和收益。为了未来的估值和颠覆行业模式后的获利,资本会不断追加砝码,但当其嗅到腐朽的味道,没有谁会比他更迫切的寻求变现出场。
因此冲突和竞争时时都会,但在利益一致的时候,妥协言和并不是什么难堪的事情。前一天在酒店门口切客大打出手,次日就搬到同一个办公室上班的事情不是段子。抗辽多年又怎样,契丹人该是爹的还是爹。生而骄傲也好,撤时荣光也罢。资本不会和资本冲突,只是会存在这个机构的资本和另一个机构的资本为获利而竞争。通俗点说,就是钱不会跟钱本身过不去,意气的永远是人。
所以,阿里持股美团15%,腾讯持股大众点评20%,二者却能选择合体,这不为奇。滴滴成为唯一一家腾讯、阿里巴巴和百度共同投资的企业,这也不为奇。携程从竞争对手一夜间成为同程和途牛的股东,这更不出奇。互联网的相杀相爱,看似矛盾,实际意料之中。